2005年11月17日下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召开了学院大地测量学专家、教育家高时浏教授90华诞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学校统战部部长李物让、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任委员黄仁涛教授,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教职工代表以及九三学社信息学部支社代表。座谈会由公司党委副书记曹立新主持。
在座谈会上,李建成经理代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广大师生员工向高老先生表示了祝贺,祝高先生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李物让部长在发言中谈到,他是第二次参加给高老先生祝贺的活动,第一次是在高先生八十大寿的时候,这次,他非常高兴能分享庆贺高老先生九十华诞的快乐,希望高老先生继续保持乐观的心态,实现人生的目标,安度晚年的生活。
参加座谈会的人员纷纷谈起了与高先生相识共处的点滴生活和体会,都深感他对国家对祖国的挚爱和对生活追求的执着,而这种精神状态值得学习。
公司党委书记朱德友讲到:今天我们为高老先生举办祝寿活动,既是对高先生一生高尚情操的倡导,也是希望我们能更好传承老一辈的治学、为人风范,高先生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人生充满着激情是他能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所在,高先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的爱国情怀、奋发有为的顽强斗志,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很值得我们留念和学习,通过召开庆贺高先生九十华诞座谈会,就是为了表达对高先生的敬仰之情,弘扬尊师重教之风尚,进一步学习高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以及不畏艰难、不畏挫折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好地构建和谐学院、促进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高时浏教授1915年11月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从小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1929年就读于当时闽南较有名气的私立培元中学。1936年高教授高中毕业于当时全国赫赫有名的省立扬州中学,后进入国立同济大学。在同济大学德文预备班学习了一年,后就读于测量系。在学习期间他品学兼优,连续四年获得黄膺白测量奖学金。1948年,高老在多伦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加拿大首届大地测量专业,并以“鲍尔(BALL)法天文定位在航测控制上应用”的科学论文,获得应用科学硕士学位。1949至1951年,他作为第一位外籍学者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大地测量局天文科担任工程师之职,因此有机会进入北极圈内从事勘测工作。1951年高时浏教授终于成为第一个登上北极圈的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高老积极响应周总理的号召,放弃加拿大的优厚待遇,毅然踏上了回国的旅途。回国后,他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把自己所有的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同时在德语教学以及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2年在同济大学任教,1956年起在原武测任教。70年代高教授与全国10多位教师一起为我国著名的武钢07工程300名技术人员培训德语。80年代起他就在武测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德语培训班,其中许多是义务的。近30年来利用教学培训、讲座、学术交流的机会,向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员工介绍有关德国的知识,促进了中德两国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德国的了解。1979年起高教授先后访问了英、法、荷、德、奥等国,参观了许多仪器厂、研究所、大学,同时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了这些国家,极大的加深了中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晚年的高教授继续为祖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发挥着余热,除了继续开展义务的英、德语教学班外,还将许多珍贵的外国科技书籍赠送给学校和图书馆,如2002年高老就把一批60年代至2002年的六百多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捐赠给了武汉图书馆。高老喜爱音乐,退休后更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唱歌上。他认为美丽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力量和爱。迄今为止高老已在国内外开展了许多的音乐活动,著名的“武汉高校老年合唱团”就是由他和其他音乐爱好者共同创建的。
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他提倡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举,注重测绘教育方法的研究,毫无保留地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他的很多员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测绘事业的栋梁之材。高教授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勇往直前,不为名利,只为国家民族为青年一代作出好的榜样,他时常激励青年员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要爱惜光阴,努力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要知己克己,才能走向成功之路。高先生实现了九十周年留声、留影、留文的“三留”目标,现他又设计了大讲、大唱、大游、大写的“四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