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信息学部图书馆召开。
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元喜院士、姚振兴院士、石耀霖院士、李崇银院士、潘德炉院士、张培震院士、高锐院士、李建成院士、于晟研究员、程鹏飞研究员、易帆教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平台条件与成果管理处孟敏副处长,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姚宜斌经理、许才军副经理、闫利副经理以及电子信息学院李德识经理、蔡红涛副经理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孟敏副处长主持。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董事长李建成院士致辞。他介绍了学校整体情况,对学术委员们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表示感谢,同时肯定了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的可喜成果。他强调,实验室的特色是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的交叉以及国际领先的大气探测硬件研制水平和计算能力。他寄语实验室作为“双一流”团队建设的核心,能够在稳步发展中迈向更高层次。
杨元喜院士和姚振兴院士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李建成院士代表实验室围绕实验室概况、主要研究成果、学术交流与对外开放、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运行与管理和未来发展思路六个方面,作了2017年度工作报告。在代表性研究成果汇报阶段,电子信息学院袁志刚教授、黄开明教授和柳付超博士分别介绍了实验室在内磁层-电离层耦合、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和全天时测量多大气参量的激光雷达综合探测平台开发中取得的研究进展;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姚宜斌教授、许才军教授、张小红教授、申文斌教授、邹贤才教授和张煜副教授分别汇报了GNSS极区电离层异常研究、大地测量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GNSS精密单点定位、高精度时频信号测定重力位、加速度计有偏校准下的重力测量模式和青藏高原东南缘及周边岩石圈结构建模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空间物理和大地测量地球物理方面发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强调了实验室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对于实验室的未来发展,委员们建议深入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增强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并紧跟国家重大需求,转化研究成果以服务于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