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黄声享教授团队的论文“Control Survey for a 6.7 km Immersed Tunnel in Chinese Lingding Ocean”,被FIG(国际测量师联合会)选为11月的月度文章。博士生李冠青为论文第一作者。该文章于2018年5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FIG大会上发表,分析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控制测量基准选择、控制网布设等问题,经过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模拟实验,团队创新性提出了针对沉管隧道的双线形联合锁网布测方法,为精准贯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岛隧工程,位于中国伶仃洋海域;沉管隧道全长6.7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和陆地隧道不同,海上沉管隧道是由预制管节在水下对接而成,由于止水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超高的沉放和对接精度指标,然而受环境条件和观测条件的限制,常规隧道贯通测量的控制方法已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这给建设团队提出了重大挑战。
黄声享教授团队自2010年开始,持续七年,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提供测量技术支持,团队在外海测量基准选择、分析、控制网设计及高精度测控等关键技术上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双线形联合锁网布设方案,并通过陆地1:1模拟实验和工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网布设方案的精度和可靠性,其创新成果不仅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高精度贯通提供了科学保障,也为深中通道等后续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据悉,国际测量师联合会简称FIG,1878年7月18日成立于法国巴黎,拥有120多个参与国,是唯一一个代表所有测量学科的国际组织。基于专业相关、研究创新和最佳应用等指标,FIG每个月评选一篇具有代表意义的论文作为月度文章,在官网刊出并推广宣传。
FIG月度文章,文章地址 http://fig.net/resources/monthly_articles/2018/li_etal_november_2018.asp,月度文章列表地址: http://fig.net/resources/monthly_articles/index.asp